对于秦朝的兴起要从什么方面说起?

老酷米旅游资讯 2022-06-07 22:04 编辑:柴婵 178阅读

我是陕西人,作为一个如今的秦人,我来说说我对秦国兴起的一点看法,供您参考。

谈秦国的兴起,就不得不从秦国的建立开始谈起,说说其发展历程。

一、秦国的建立

秦国的建立比齐国、燕国、晋国晚300百多年。秦族的首领非子被周孝王封于今甘肃东南渭河上游一带的“秦”(今甘肃张家川东)。公元前 771年,西周君主周幽王,被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杀死。秦襄公出兵护送继立的周平王,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即东周。周平王封他为诸侯,赐予今陕西岐山(位于陕西岐山境内)至沣水(位于西安西南)之间的土地。由于西北部的游牧民族戎狄已深入今渭洛一带,秦处于西戎包围之中,中原各国把秦国看成蛮夷。

二、坐收渔翁之利,逐步站稳脚跟

公元前 659 年秦穆公即位,在百里奚、蹇叔等贤臣的辅佐下,秦国夺取河西之地(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弯道南段以西),第一次将疆域东扩至黄河以西,并大败西戎,史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卿共灭知氏,三分其地,史称“三家分晋”。对于秦国来说,晋一分为三,彼此间相互争斗消耗,秦坐收渔翁之利成为赢家。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举行变法运动,魏国迅速跃升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公元前 408 年,魏国从秦国手中夺回河西之地,成为秦国的耻辱。同时,秦国内部经历了怀公、灵公、简公、惠公、出子等几代乱政,为了争夺君位,互相攻杀,致使政局混乱,国力衰弱,不断受到周边国家和西戎的侵夺。公元前385年,秦献公登上君位,秦国政局逐渐稳定下来。

三、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使秦国走上巅峰

真正让秦国富强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62年孝公即位。据史载,当时秦国“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即位伊始,他就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就有了商鞅入秦。商鞅原名公孙鞅,出身卫国公族,故也被人称作卫鞅,孝公将商邑(今陕西商州)封给他,才称为商鞅或商君。秦孝公推行了商鞅的“强国之术”,即通过改革法令制度,迅速走上强国之路。

商鞅变法的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奖励耕战;第二,建立法制;第三,打破宗法贵族制度,建立新型官僚制国家;第四,移风易俗,改变秦的戎狄之风。

变法的基轴是爵制改革。商鞅在旧爵制基础上,创建了二十等爵制,并围绕新爵制进行其他改革的设计和实施。通过爵制改革:第一,激励战士,提升士气,迅速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第二,打击旧的宗法贵族势力。第三,从制度上为庶民打开通往爵位的大门,为建立官僚制新型国家铺平道路。

艰难的变法历程后,公元前343年,周天子封秦孝公为伯。第二年,秦国派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见周天子,大会诸侯。孝公终于如愿以偿使秦国走上强盛。

商鞅变法的意义:首先,商鞅变法是在充分吸收各国变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变法措施更为成熟,也更为彻底的一次改革。其次,由于秦发展滞后,宗法贵族势力较东方各国为弱,变法的阻力相对较小。再次,与商鞅“公孙鞅之事孝公也,极身无贰虑,尽公而不顾私”的个性和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孝公病死,秦惠文王登基,杀了商鞅,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商鞅可死,而其法不可废。新法不仅使秦国摆脱了落后的面貌,走向富强,而且,新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秦国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所以,韩非说:“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公元前 221年,在商鞅变法138年后,凭借商鞅创制的秦法和强大秦军,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开启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

四、秦国兴起的启示

一是危机与机遇并存。危机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秦国建立后没有周围的侵犯和骚扰,一直能偏安一隅,那么也许不会去寻求生存的机会,也就不会有崛起的机遇。有时候危机才意味着机遇。

二是人才是兴国的关键。如果没有孝公的求贤若渴,商鞅也许走不到秦国历史的前沿,也就不会有秦国的辉煌。任何历史时期,人才都是国家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三是法制是治国的根本。没有严厉的法制,形不成强大的合力,培养不出强大的军队,国家将会是一盘散沙,也就没有了强大的机会。

不容分说,商鞅的改革有其历史局限性和对民众生存环境的残忍性,但其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实施这样的改革,精神是积极的,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秦国,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也是有其积极的一面。任何时候,任何的改革都会触动一定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都是有阻力的,只要改革能在以人民利益为前提的情况下推动实施,那都是一种勇气,都是一种力量,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秦朝的兴起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秦朝的兴起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历过许多个阶段的。

秦国建国秦国的祖先乃是商朝末期商纣王的大将恶来,因助纣为虐被周武王所杀,秦国这脉也由此没落。

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直到周孝王时期,秦国开国先祖非子因养马养得好,受到周天子的赏识,被赐秦地,以延续嬴氏血脉,而非子也开始自称为秦嬴。

不过,此时的秦国只能算做周天子的附庸国,并不是诸侯,地位十分低下。

秦国封爵秦国虽以立国,但是地位卑微,与其余诸侯本不可同日而语,直到西周灭亡。

西周末年,周幽王残忍无道,被申侯伙同西戎杀死在骊山之下,西周因此灭亡。由于西周都城为西戎所占,王子宜臼(周平王)便召集诸侯勤王。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史记·秦本纪》随后,周平王为避免重蹈覆辙,选择了东迁。而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岐以西之地。

自此,秦国正式位列诸侯,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位列诸侯以后,虽有过短暂的辉煌,但依旧被晋国锁死在关内,不得东出。直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秦孝公时期,已经是三家分晋后的战国时期了。此时,秦国的老对手晋国虽已不在,但是其志未消。新晋霸主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意志,将阻秦东出大业贯彻到底,这才有了秦孝公立志变法之事。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有:

施行李悝的《法经》,并采取轻罪重罚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采取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促进农业发展,抑制商业发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化,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商鞅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在战国时期是十分适用的。而秦国也正是在这种规则下,高速发展,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头号强国。

秦昭襄王打残六国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已经是一个强国了,但是依旧做不到碾压诸侯。在秦昭襄王时期,赵国、齐国依旧有着颠覆秦国的实力。因此,秦昭襄王时期,是一个关乎秦国能否统一天下的关键时期,而秦昭襄王也确实不负众望,顺溜地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齐国的打击。秦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齐国也没有闲着。齐国经过几代君王的贤明治理,在齐闵王这一代,俨然已经有了泱泱大国的风范,与秦国并称为“东西二帝”。不过,齐闵王和秦昭襄王相比,少了一份隐忍,多了一份自傲。终于,在齐国的步步紧逼下,各诸侯国冰释前嫌,一同出兵讨伐齐国,并将齐国成功的打入了万丈深渊。

对赵国的打击。赵国在经历了“胡服骑射”以后,军事力量大增,凭借着骑兵的灵活性,赵国成为了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不仅如此,赵国同秦国一样,名将辈出,赵奢、廉颇、李牧等皆为名将。然而,长平一役,赵王临阵换帅,致使赵国被坑杀赵军四十万,直接将赵国打残了。秦昭襄王时期,完成了削弱各国的历史使命,使得秦国的力量远远凌驾于各国之上,这才有了秦始皇后来的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结语对于秦朝的兴起要从什么方面说起?

秦朝的兴起,绝不是仅靠某一方面,某一位王能够做到的,而是秦国自开国以来数代秦君努力的结果。秦国从获得封地,到位列诸侯,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到秦昭襄王完成对六国的战略打击,再到秦始皇统一天下,这几个阶段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再加上中间数代秦君的稳定衔接,方有秦朝之建立,方有秦朝之兴起。而秦朝的兴起自然也得从这几方面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