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把项羽写成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

老酷米旅游资讯 2022-07-01 10:56 编辑:蔡颖 297阅读

谢谢。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回答。

第一:

纵观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真可谓是可歌可泣。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已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初期,项羽在其叔父项梁的领导下,南征北战;后来,他独自率领大军浴血奋战,终于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一生英勇善战,大大小小一共参加和指挥了七十多场战争。除了最后的垓下之战,全部都是以完全胜利而纪载于史册之中。

譬如在巨鹿之战时,项羽的部队只有五万人。而主力还是他叔父项梁当初带出来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在这次与秦军的作战中,项羽在军事谋略,战斗部署和军事行动中做了一件事流传千古,就是那句成语的出处——破釜沉舟。当时秦将王离军围在邯郸,另一秦将章邯军距王离军一段距离下寨,两军成掎角之势。而当时对秦作战的其他各路诸侯军共三十余万,都作壁上观。

在关键时刻,项羽首先派兵击败章邯,章邯军也不知楚军虚实,于是暂且收兵。其次,乘着章邯军暂且收兵的时间空档,项羽本人一马当先率领全军涉水渡过漳河,极大地调动了楚军士气,从而突袭了秦将王离军,挫其锐气。第三,在秦将章邯军反应过来并前来支援王离时,项羽已经完成了他“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的这一战役。

巨鹿之战,项羽基本上是在与时间赛跑。而且在度过漳河之后,项羽下令把军队用做饭烧水用的锅全部砸了。他给部下说,要么就打败秦军拿他们的锅来做饭吃,要么就是自己饿死。同时,他还让士兵把过河船只全部击沉。意思就是既然过来了就不要打算活着回去。最后终于大败秦军。巨鹿之战项羽以五万军队对阵秦军四十万,以九战九胜的战绩打败了秦军。这一年,项羽也不过才二十五岁。

另外项羽还有为人仗义的一面。这从鸿门宴中也可以看出。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在咸阳,并派兵把守函谷关,以对抗项羽西进。项羽率领40万大军到达后,攻破函谷关,进驻在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刘邦知道势力悬殊便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并结交了项羽的叔父项伯,希望从中给予调解以作缓兵之计,并且亲自到鸿门和项羽见面。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但终因项羽因不忍杀死刘邦而作罢。这或许也是项羽人生的一大憾事。但项羽还是行侠仗义,不仗势欺人,

应该在战场上以决胜负。

还有,就是在英雄离开历史舞台时,项羽准备自刎之前,他放走了自己的马,也让自己心爱的女人虞姬离开。这都显示了项羽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人性之光。

第二:

《史记》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凝聚了其编撰者司马迁的全部的心血,从而完成了自己“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践行。

纵观历史,每一部伟大的作品背后,都是作者不屈的灵魂与社会现实碰撞出的火花;璀璨夺目与悲欢离合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因此《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经典。在汉代,史学和文学就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说司马迁既是一位史学巨匠,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在司马迁经历了“李陵之祸”后,由于身陷囹圄,遭受宫刑,他的身体,精神都受到严重的摧残,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他的修史动机也就有所调整。这是必然的。他在经历磨难之后通过著书立说,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平,也是符合逻辑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就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赞颂,而是和自己的身世遭遇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入了较多的怨恨成分。这如同许多历史与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一样,在司马迁编撰《史记》过程中,他把自己心理的巨大变化掺入其中,也是人性的使然。他既以磊落而感慨的笔墨赋予《史记》丰富的内涵,又把个人情感的融入到其中,对自己心灵与肉体遭受巨大创伤而进行了倾诉。

正因为如此,《史记》使读读起来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可以豪不夸张的讲,没有了个人情感的融入,《史记》则不能称之为巨著,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般的记录历史的书籍而已。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将事件和人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本纪,是记述帝王的;二是世家,是记述诸侯的。

至于将项羽纪入本纪,一是司马迁认为,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中是主力军。而且在秦王朝灭亡后和楚汉相争的几年中(自公元前二零六年八月,至公元前二零二年十二月),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成为一代霸主,并处于天下之主的位置。他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因此项羽虽然未及帝位,但按其所掌控的权力与职能来说,也与皇帝毫无二异。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也就把项羽写进本纪。这是司马迁本人对历史对英雄的尊重。当然也怀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在其中。

二是本着人性所固有的思维去判断,惺惺惜惺惺,惶惶惜惶惶;同病相怜,同命相怜是人之常情。司马迁自己的人身受到极大伤残和屈辱,而项羽又自刎江东。对项羽钦佩和无限怜悯也属正常的心理使然。,

通过对《史记》的再研读,可以看出,由于司马迁自身的原因,以及项羽在推翻秦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处的位置,因此司马迁对项羽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赞扬,并将项羽写进了《史记》本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予以沉默,伏笔不述,倒是有悖一个伟大史学家的修史常识,而且也不符合情理。

附: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虞姬道》清•谢启昆

八千子弟失江东,止有虞兮效始终。

死共乌骓埋骏骨,生怜红粉是英雄。

花间名字留芳体,帐下悲歌泣晓风。

若使当年成帝业,宁同吕雉祸深宮。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是李清照面对金兵进犯,想起当年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不肯选择过江东的豪迈气概,从正面讴歌了英雄项羽;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从侧面历史客观的评价剖析了项羽失败的原因,也是没有选择退回江东重整旗鼓,江东子弟多才俊如能团结善用的话,卷土重来谁笑到最后还不知道呢?字里行间带着对西楚霸王的些许惋惜之情。

汉朝之后的文人墨客大多都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了解的项羽。作为汉朝史官的司马迁,把项羽单拿出来列编成《项羽本纪》出镜,详实的记述了项羽璀璨夺目盖世传奇的一生,可见司马迁对项羽敬佩、惋惜等诸多复杂感情之深沉厚重!

项羽一生历经征战无数,也都获取了胜利,仅最后一次以失败而告终。秦国几乎所有军队都是被他收拾的。项羽攻城掠地的目地仅是为维护其霸主地位,而刘邦则是为了夺取秦国江山;项羽前面攻城打的苦,刘邦后面掠地抢的欢;项羽攻城不占城不纳民,刘邦则占城纳民接管地方政府;项羽兵将越打越少,刘邦却越来越兵强马壮。可悲可叹的是项羽把起初的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最后垓下一战四面楚歌汉军碾压楚军刘邦完胜项羽。项羽本可以选择退回江东重整旗鼓来日再战,如果这样,就不是盖世英雄项羽了,他不会选择耍阴谋玩赖皮这一套的,他不屑而耻于这样做,他如果是这样的人,早就让刘邦N次回家弹玻璃球去了,汉朝也恐怕姓项而不姓刘了。项羽的光明磊落的英雄人格注定他的一生最终以悲剧收场。大丈夫生而何欢?死亦何惧?一切都过去,说那么多当初如果有何用?以后的如果也就留给后来者继续选择吧?我就是我,从来往生项羽仅我一个!霸王项羽豪气冲天英气盖世的人格魅力在乌江拔剑自刎那一刻迅速定格得到升华!

其实,项羽有多次机会消灭刘邦,并非仅仅他诗中提到失去的那匹宝马良骓,刘邦霸占关中引起项羽愤怒,率军40万驻扎鸿门,刘邦军只10万,刘邦胆突的来鸿门拜见项羽,项羽乃性情中人深受感动设宴款待刘邦,谋士范增献计项羽除掉刘邦,项羽压根就没有借机除掉刘邦的打算,到最后没有采纳反而放过刘邦,以后也没有派兵进剿刘邦。鸿门宴整个过程只是范增制造紧张空气。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典故的由来,从古到今津津乐道,把鸿门宴当成阴谋谈及,设鸿门宴的是项羽,玩阴谋的却不是,而且从来没玩过他认为下流的小人勾当。

而刘邦在张良等谋士的纵容挑唆引诱下乐此不疲,终于玩出大汉一片大好江山。楚汉经过四年战争,终于走到谈判桌前,答成以鸿沟为界两国分治的战定协议。张良却又向刘邦献计,趁项羽连年征战兵力大量削弱的有利时机,一鼓作气击败项羽夺取江山。早已屡试不爽多次尝过甜头又善于纳谏的刘邦再次听取采纳张良的计策。项羽当初分封十六路诸侯包打天下,可谓兵多将广,谋士也不可说不多,可他到死也没弄清楚为何落得个孤家寡人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也可能他早已知道自己的归宿,不然他早就会选择弯道超车,知道而不做,这就是令人敬仰的项羽,这就是令人感佩的英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最后用蒲松龄一幅对联作为本文的结语: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